6月,广东迎来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直逼40℃,水洒在地面上,迅速蒸发成一股热气,蹿进空气中。在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的施工工地,生产经理胡从柱爬上25米高的钢架结构例行检查。
吊装工胡从柱,曾在1985年参与建造中国第一幢钢结构摩天大楼——深圳发展中心,作为和这个行业一同成长的一线工人,见证了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变迁。从业30余年,胡从柱坚守生产一线,打造出30多项精品工程,直接指挥起吊钢构件40余万吨。他坚信技术需要更新换代,工匠精神也要传承和坚守。
手艺像用手臂一样操作吊装设备
胡从柱是河南人,1985年参加工作,随中建三局钢结构安装施工队来到深圳。那时,他还是一名学徒工,参与的工程就是中国第一幢钢结构摩天大楼——深圳发展中心。
钢结构安装中有一项“龙头工序”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进行安装、就位。动辄成吨重的构件,吊装工要像用自己的手臂一样操作吊装设备,克服重重困难,将构件精准就位。那时,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刚刚起步,吊装技工奇缺,而胡从柱一经接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胡从柱记得,刚入行,常去观摩师兄们技术“比武”,有道题是:吊一根钢筋,钢筋插入指定位置的啤酒瓶,还不能把酒瓶碰倒,“构件左右摇摆是常事,能让它这么听话真是绝活”胡从柱说,他决心也练就这样一身本事。
当时一有空,他就寻思和几个工友比试一下。“在地上画一个3米直径的圆圈,谁指挥的构件摆动幅度超过这个圈,就算输,要请吃饭”。胡从柱说,按经验,一般构件的摆动幅度直径在4-5米的范围。
“他那一身本领都是从工地练出来的。”中建钢构的项目经理钟广建说,两人一起搭档了20多年,经常一个项目一两年都待在一起,胡从柱在钢构吊装上花了多少功夫,他最清楚。
凭着这份热忱,胡从柱的业务越来越精。1995年,胡从柱作为吊装班组长参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大厦,无论安装体量还是难度皆为全国之最。
胡从柱带领班组人员,仅用1年零12天便完成了24500吨主楼钢结构的施工任务,主体垂直度总偏差向外17mm,向内25mm,仅为美国aisc规范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并创造了两天半一层的“深圳速度”。
攻坚哪个项目难让胡从柱去“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公司流行一句话‘项目难做就让胡从柱去’。”钟广建说。
“十二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一些中小型钢结构企业在竞争中将被逐步淘汰,一些具有技术优势、节能低耗的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逐渐做大做强。
钢结构大楼中90%的材料都可以循环使用,由于构件在工厂生产,现场只是装配,减少了扬尘和建筑垃圾。另外,钢结构可以抗九级地震,因此,钢结构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逐渐铺开。
钢结构建筑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对设计美感的不断追求,许多造型各异的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这意味着,在建筑难度上,胡从柱和他的同事们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2012年,胡从柱被派往福州海峡奥体中心项目,该工程分为“一场三馆”,其中主体育场外观形似海螺,三馆造型模仿游泳运动员出水瞬间的形态,栩栩如生。
“场馆造型生动,但项目钢构件为三维立体弯扭,截面为不规则三角形,稳定性差。吊装时稍微有点偏差都可能出现折线,同时主体育场钢罩棚悬挑最长71.2米,最高52.8米,是全国同类型体育场覆盖看台面积最大的。”钟广建说。
到了场馆,作为项目经理的钟广建才发现,最初定制的方案没办法现场施工。“当时工期很紧,我就给老胡下了任务,务必尽快牵头搞出方案来”钟广建说。
胡从柱白天在工地,晚上跟技术部、项目部商量方案,“整个钢结构网架有70多个节点,花了三个月,修改完善了30多个节点。”胡从柱说。
这项技术被总结为“模块式钢结构组装吊装技术”,施工技术的创新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质量,也保证了施工的工期。从2013年4月19日钢罩棚结构开吊起,历时135天,比原施工计划缩短了近两个月。
从业三十多年,胡从柱参建的工程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并于2015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传承“做好的项目没有捷径”
除了技术创新,胡从柱对施工规范的要求更是出了名的严格。林新炽是胡从柱在福州奥体项目带出的徒弟,“师傅告诉我们,做好的项目没有捷径,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工序来。”
对待徒弟,胡从柱更是严格。“福建奥体项目中,构件的对接精度要求偏差是正负2mm,他要求我们控制在正负1mm之内。这让我们看到了师傅对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对待工程认真的态度”林新炽说。
同时,胡从柱对自己的徒弟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吃得了苦,“做建筑要长期待在工地上,工作环境和条件都比较艰苦,现在来的都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先要吃得了苦”胡从柱说。
胡从柱的徒弟衡武浩对这点深有体会,他2010年大学毕业,跟着胡从柱在厦门做建发大厦的项目,当时项目正在打基坑,为确保城市环境,工地所有车辆的车轮经过清洗后才能进入市区。
那时衡武浩被分配的任务是洗车轮,而且一洗就是一个月。“那时师傅已经是生产经理,工地上大事小情都要操心,但每天我洗完车轮,无论多晚,他都给我送宵夜。”
如今,衡武浩独立出师,已经成长为一名项目经理。
胡从柱不禁感叹,入行30年,看到了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良好前景。如今,发达国家钢结构占总产钢量的比例在30%左右,我国目前钢材产量达到8亿吨,钢结构用钢量才在5%到6%,发展空间很大。
目前,中建钢构成立了“胡从柱工作室”,总结项目经验,胡从柱说,给徒弟传授经验的同时,也要跟年轻人学习。
更多信息:
请进入法钢特种钢材有限公司凯发体育官网-凯发体育入口新闻资讯
jfe耐磨钢板
迪林格耐磨钢板
耐磨钢板切割下料
耐磨钢板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