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在低碳钢中添加微量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铌、钒、钛等,从而改善钢的力学性能的微合金化技术迅速发展。这些微合金元素通过细化晶粒和形成微合金碳氮化物来提高钢的强度。当前,对于钢中微合金碳化物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文献报道。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微合金碳化物在奥氏体中形变诱导析出、γ/α相变过程中的相间析出和铁素体中的析出。
钢铁研究总院的学者利用维氏硬度计、om、tem对在600℃回火不同时间后的钛、钒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的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及钢中析出相随回火时间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现有计算方法对马氏体钢中析出相的析出动力学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两钢在600℃回火,随回火时间的增加,其硬度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规律,且在回火1h后,两钢出现峰值硬度,且回火过程中钛钢的硬度均大于钒钢。
分析认为,前期硬度下降是由于位错密度的降低所致,而当mc相析出时起到沉淀强化作用,引起硬度上升并出现峰值,而回火时间更长时,由于mc相粗化及基体回复导致硬度再次下降。
钛钢中由于析出相粒子析出动力学比钒钢的快,而其粗化速率却低于钒钢中析出相,因此钛钢在回火过程中沉淀强化效果及对基体回复抑制的作用更为明显,故而其回火时比钒钢的硬度高。